楚天金報訊 圖為:黃浦菜場已經斷電,攤販們不得不自己引電搬家
  文圖/本報記者鄧偉
  歷經風雨62年、武漢菜價最便宜的黃浦菜場,昨日被關停。
  對於菜場里的416戶商販來說,這次“動真格”來得很突然。他們甚至還沒確定好繼續經營的合適場所,便不得不在斷電、封門的措施下,面對大批的存貨束手無策。
  雖然在關停之前,江岸區工商部門曾為他們提供了一份清單,提供了周邊其他21個菜場中的505個空閑攤位,但是這些攤位對於他們來說,因為無法維持現有的經營模式和低成本,搬過去就意味著賠錢。
  最便宜菜場昨被關停 62年菜市生涯一朝終結
  昨日上午10時許,家住漢口南京路的王成勝爹爹拎著菜籃出了門。
  他用老年證免費搭乘公交車,坐到了二七路新榮站,前往黃浦菜場買菜。這種習慣,他已經持續了好幾年,只因為黃浦菜場的時令菜比其他菜場每斤要便宜1塊多錢。他每三天去買一次菜,一個月可以省下100多元菜錢。
  像王爹爹這樣會過日子的市民,遍佈武漢三鎮。從上世界90年代起,黃浦菜場便以武漢最便宜的菜價,吸引著江南江北的人前來買菜。
  然而,當王爹爹到達黃浦菜場門口時才發現,這個位於一棟21層高樓地下車庫內的菜場內一片漆黑,幾個入口都已被擋板封住。菜販表示,市場因為創衛不達標,關了。“太可惜了,以後難得找到這種便宜菜了。”昨日,記者在該菜場周邊走訪時,不少居民對記者如是說。
  “開了62年,竟落到了這步田地。”菜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黃浦菜場始於1953年,當時是武漢蔬菜公司四公司的國營蔬菜批發市場,地點位於現黃浦路立交橋正下方。1992年,因黃浦路建立交橋,便搬到了新榮村的波紋管路。1997年,中森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森華”)接管了該菜場,菜場內的商販們也逐漸開始批零兼營,以接近批發價的價格向市民出售“武漢最便宜的菜”。2008年,利用該菜場所在的地塊,中森華建起了經適房“華森家園”,該菜場從地面轉到了華森家園住宅樓下的地下車庫,經營至今。
  記者從江岸區相關部門瞭解到,該菜場的髒亂差一直是個大問題。早在去年武漢的創衛暗訪中,該菜場就成為285個農貿市場中的反面典型。而正是由於位於地下車庫,規劃審批的缺失也使其不具備整改達標條件,最終導致其被取締關停。
  一夜之間被斷電封門 416商戶一時難找攤點
  其實,早在一周前,黃浦菜場要被關閉的消息就已傳出,城管部門還前來拆除了一片400多平方米的違建攤位。然而,當記者4月14日在該菜場走訪時,416家商戶沒有一家搬出菜場,直到前日下午,菜場內仍然人流如織。
  昨日,菜場里賣鐵棍山藥的老菜販陳常雲告訴記者,前天夜裡,菜場被拉了閘,電閘還被貼了封條。昨日一早,執法人員又來封門,讓菜販們儘快搬走,但他根本不知道該往哪裡搬。
  昨日下午2時許,記者在該菜場內走訪時,菜場內黃陂三鮮丸子店的店主劉黃告訴記者,菜場斷了電,他的冰櫃還有價值兩萬多元的肉餡存貨,目前只能往租住的房子里搬。“也沒有新的地方能去賣掉,估計只能等著壞掉了。”劉黃說,他的損失還算輕的,經營乾貨的店主比他更著急。
  在楊林乾咸糧油副食批零店里,店主楊勤龍夫婦,正借助發電機點起兩盞燈清理店內的存貨。“這些貨價值7萬多元,現在連個存放的倉庫都沒有。”夫婦倆表示,他們更加擔心的是,全家的生計將難以維持,短期內實在很難找到合適的店面繼續經營。
  記者在市場內採訪的多家攤販均表示尚未找到下家。市場管理處的負責人鄭經理也向記者表示,市場關閉的3天前,他們才收到“17日限期關閉”準確日期,商販們緩衝的時間只有3天,幾乎不可能這麼快找到合適的新攤點。
  “批零兼營”難找到容身之所505個分流攤位無人進駐
  記者從江岸區相關部門瞭解到,早在一周前,對菜場里416家商戶的騰退工作就已啟動,工商部門還下發了一張“江岸區市場空閑攤位統計表”,表上列有江岸區的21個菜場,共計505個空閑攤位。各種經營項目分門別類,聯繫人電話一一對應。
  照說,這項針對商戶們的分流方案想得比較周到。然而,商戶們似乎並不買賬。
  記者看到,列表中唐菜路集貿市場有71個蔬菜攤位,離黃浦菜場的距離也最近。記者撥通該菜場聯繫人的電話,對方表示,近期並沒有來自黃浦菜場的經營戶入駐。記者聯繫漢黃蔬菜批發市場和田園集貿市場得知,他們也沒有黃浦菜場商販搬過去的消息。
  攤販劉黃告訴記者,三天來,他讓家人看店,自己騎著電瓶車把周邊的菜場轉了個遍。“一個蘿蔔一個坑,中間的好位置都被商戶占滿了,剩下的大多是靠近廁所和垃圾堆沒人要的攤位。”劉黃說,關鍵是這些菜場攤位很小,大多都是1.2米寬、1.5米長,只能做零售,想做批發,存貨根本沒有地方擺。此外,動輒兩三萬元錢的“入場費”,也讓他們望而卻步。記者也看到,黃浦菜場因位於地下車庫,空間非常寬敞,商戶有空間放存貨,等於降低了倉儲成本,這讓他們多年來沿襲的“批發加零售”的特殊模式能夠存在,而一般市區的零售市場,是無法實現這種經營模式的。“我們如果換到別的菜場單做零售,根本沒有競爭力。但若去專業的批發市場做批發,實力又做不贏那些專業批發戶,最後肯定要被淘汰。”經營了17年生鮮蔬菜的老宋說。
  黃浦菜場負責人鄭經理告訴記者,由於經營模式的改變,有不少商戶直言,若去周邊的分流攤位,明顯就是虧錢。
  思考
  誰來為416家攤販找出路?
  在採訪中,攤販們告訴記者,黃浦菜場內做批零兼營蔬菜生意的,凌晨3點不到就要開門做批發,白天還要守著攤位零售,基本都是全家上陣輪流做生意。因此,幾乎每一個攤位都關係著一家人的生計,416個攤位,養活的是上千號人。但如今的境況是,上千號人只能自謀出路。
  黃浦菜場負責人鄭經理向記者表示,作為市場經營者來說,該菜場因規劃問題導致創衛不達標被取締,面臨著諸多實際困難。事到如今,416家攤販所面臨的巨大損失,他們也不願意看到。若單從市場行為來講,他們可以放棄這個市場,再去經營別的項目。雖然他們希望能夠讓江城最便宜的菜場異地“復生”,但能否成行,他自己也說不准。
  黃浦菜場關停引發的這種尷尬,在省委黨校校長陶良虎看來,值得深入思考。
  陶良虎表示,江城要創衛,一些髒亂差的菜場必須整改。然而,如何整改則考驗著城市的管理水平。若更註重民生,則應先“疏”再“堵”。黃浦菜場的關閉,雖然有其客觀原因,但也給了外界一個警醒。菜場要整改,頭等大事應該是為菜販先疏通一條新的生存渠道,絕不能一堵了之。否則,受傷的最終是攤販,無人為他們的損失埋單。
  (原標題:江城“最平價”菜場昨被強制關停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o85voer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